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全站查询
    • 司南动态
    • 司南超擎
    • 航测遥感
    • 专题数据
    • 系统建设
    • 应用产品
    • 招贤纳士
    • 关于我们

地理信息助力中国首例岩画类遗产申遗成功

"2016-07-22" 作者:超级管理员

地理信息助力中国首例岩画类遗产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于7月10日至2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当地时间7月15日10时20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首例岩画类遗产成功申遗,至此,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总数已达到49处,保持世界第二的领先地位。因有幸参与了花山岩画项目申遗,为其提供了申遗制图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服务,因此得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国信司南公司的员工也都激动万分。

 图 1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

申遗图件展示美  岩画遗产价值高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由岩画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 个文化景观区域组成,包含38 个岩画点(共107 处岩画,3816 个图像),岩画所在的山体和对面的台地,以及约105 公里左江、明江河段,面积总计6112 公顷。

  图 2高山岩画局部照片

 

 

图 3花山立面图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是目前对该传统的唯一见证。

为配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我公司受托编制了申遗文本所需的专业图件,并承担了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工作。

专业图件主要涉及区位图、索引图、遗产区地形图、遗产区影像图、遗产点详图等种类,借助此前陆续承担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土司城遗址等申遗图件的设计经验,制作了符合花山岩画地域特色的、效果美观的申遗图件。

 图 4地形分析图

监测预警任务重  地理信息作用大

而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包括监测方案设计,监测指标的研究和设立,监测预警数据库构建、监测预警平台研发、监测设备部署和运行环境搭建等综合性工作,即是一项工程型项目又是科研型项目。我公司员工凭借之前建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总平台的相关经验,结合花山岩画遗产地的特色,建立了科学的监测预警体系,借助当前测绘技术,如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机器人等设备获取遗产地相关监测数据,实施了如岩画裂隙、危岩体沉降观测等专项监测工作。最终建立了以崇左市为监测总中心,宁明、龙州、江州及扶绥四个县区为监测分中心的总分式遗产监测与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各级管理人员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监测预警平台为工作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基于地理信息的危岩体稳定性、岩体开裂、崖壁表面温度、岩体梯级温度、岩体渗水、崖壁漏水水质、崖壁漏水水量人为破坏等监测指标实时监测和预警预报,提供了时空一体化的管理、浏览、分析、统计功能,大大提升了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的水平。

 

图 5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监测预警平台界面(1)

 

图 6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监测预警平台界面(2)

 

图 7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监测预警平台界面(3)

日常巡检有工具  参观导览智能化

要保持建成后的监测预警体系能良好运转,有鲜活的实时监测数据输入,巡视巡检是最为常用的一个日常管理的手段。为方便相关工作开展,我公司研发了巡视巡检系统,基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提供拍照、录像、视频等功能,能采集遗产本体病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监测信息,记录当天责任区各监测要素的监测状态、相关信息、照片、位置及时间等。借助互联网,巡检采集到的数据能实时上传到监测中心,与监测预警平台对接,成为日常监测数据采集的有力抓手。

 

图 8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巡视巡检系统

左江花山岩画38个岩画点分布范围广,岩画位于离江面较远的山崖之上,专家和游客在观看岩画时很难看到岩画的细节特征。国信司南公司充分利用智能终端应用技术,并结合多媒体、局域网络、无线传输等手段,研制了“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导览系统”,提供智能导览、讲解、资源信息等服务,为国际专家及社会公众在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遗产区参观游览的过程中提供更全面、高效的信息。

 

图 9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导览系统

技术过硬态度好  国际专家一致夸

我公司的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顶烈日、冒酷暑、乘小舟、攀悬崖,在遗产现场勘察设计、分析调研、部署设备、研究调试,表现出了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文物专家们称赞他们:“技术过硬,态度踏实,不愧是专业队伍”。在国际专家现场考察时,监测平台、巡检系统、导览系统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观、生动的展示了遗产地在监测、管理、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效,赢得了一致称赞。

 

图 10开展现场调研工作

 

图 11在江边峭壁上布设监测设备

 

图 12国际专家在宁明县监测分中心听取汇报

 

图 13国际专家考察档案中心

虽然我公司自2010年以来,一直持续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的相关工作,但本次目睹花山岩画顺利申遗成功,仍让司南人振奋不已。花山的申遗成功,离不开地理信息的全方位助力,通过监测指标一致、监测数据互通、预警预报三级联动的监测预警平台和相应的系统、工具,从技术架构上贯通了国家文物局对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在国家-省-遗产地“三级平台-三级管理”的监测预警体系构想,以遥感、数据库、互联网、移动通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带动新的工作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确保我国的文化遗产能更长久的留存下去。

版权所有©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010-68424107   传真:010-68424105

京ICP备14035148号